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24修订)》近期发布于中华儿科杂志2024年第10期,该指南基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年版)》进行更新,旨在提升儿科医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水平。指南中将证据等级分为高(A)、中(B)、低(C)和极低(D)四级。对指南中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抗病原微生物治疗等部分内容概述如下:
临床特征
不同年龄、不同病原所致肺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将指南中列出的部分临床特征总结于下表1。
表1. 不同病原体引起儿童肺炎的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指南中按照一般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对多种检查方法的适用场景及优缺点进行了建议,将其总结在下表2中。
表2.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抗病原微生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合理应用:
疗效肯定、具有儿童抗病毒适应证的药物较少。
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 应用指征:应局限于细菌、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肺炎等,单纯病毒性肺炎无用抗菌药物指征。
(2) 药物选择时的具体问题:
初始治疗均为经验性治疗;
经验性选择药物需基于肺炎的可能病原、病情严重度、病程、患儿年龄、既往抗菌药物使用史、当地病原菌耐药情况及患儿的肝肾功能,选择时需考虑覆盖最常见病原;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为儿童肺炎常用抗菌药物,首选需结合患儿年龄及可能的优势病原菌情况;
根据“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8岁以下未成年人应避免使用,四环素类抗菌药物8岁以下患儿慎用;
轻症肺炎,应避免初始治疗时选用广谱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的选择:
轻症肺炎可口服抗菌药物,不强调抗菌药物联用。1~3月龄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4月龄至≤5岁首选阿莫西林,5岁以上首选大环内酯类口服,8岁以上也可口服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
重症肺炎多采用静脉途径给药,需能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病原体耐药情况。
当病原菌明确后,应针对病原并结合药敏结果优先选用窄谱、非限制级药物。
(4)抗菌药物剂量、用药途径:
参见第3版“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5)疗程:
一般使用至发热消退且平稳、全身症状改善明显、呼吸道症状部分改善后的3~5 d。如按照病原体,一般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疗程为7~10 d,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的疗程为10~14 d等。若病情严重,可适当延长。
(6)疗效评估:
初始治疗48 h后需做病情及疗效评估;若初始治疗72 h后症状无改善或改善后又恶化,需再次进行评估。
更多相关信息,请参考指南原文了解。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24修订)[J]. 中华儿科杂志,2024,62(10):920-930. 点击查看原文